《社情民意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管理规范》专家座谈会于南京成功

2018年 12月14日,由江苏省统计局主办的《社情民意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管理规范》专家座谈会于南京成功举行,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李军应邀出席。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主要是指通过电话的方式对受访者的问卷调查,支持互联网电话和远程拨打,利用这种调查手段,能够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

2018年医疗健康科技论坛新时代互联网+医疗健康于上海召开

2018年医疗健康科技论坛新时代互联网+医疗健康于上海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新时代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参与者涵盖医疗科技、医疗信息化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医疗”,对新时代下其战略、技术、安全、商业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医疗健康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的碰撞与交汇。 互联网医疗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健康教育、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远程会诊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互联网医疗是医疗行业新的发展形式,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且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大力支持。 12月21日上午,萌泰科技做为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应邀参加“2018医疗健康科技论坛”,本届论坛由上海市徐汇区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协会主办。 论坛上,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以“构建健康管理的数据闭环”为题发表演讲,向大家介绍了社会调查方法在医疗随访领域的应用。 李军博士从精准医疗出发,分析目前医疗健康领域内存在的数据情况,大都为不完整、不规范、碎片化的随访数据,强调构建健康管理闭环的重要性。 医疗大数据具有极大的价值,挖掘医疗大数据中的价值信息对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确定、流行病预测、医学研究和药物副作用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医疗大数据系统对于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更高的幸福只是均有重要的作用。 萌泰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科学技术服务商,在医疗健康方面已有多起成功案例。 TNS KantarHealth 医疗健康调查 KantarHealth是TNS旗下全球医药和生物技术咨询与市场研究领域的专业的机构,拥有深入、广泛的全球流行病学信息,在复杂的肿瘤药物市场拥有无与伦比的经验。萌泰科技作为KantarHealth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帮助KantarHealth更好地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 东方医院 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萌泰科技多年来持续为东方医院提供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的建设,该项目是目前已经全部投入运营,大大提高了医院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 此外,萌泰科技身处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还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科学技术、咨询和运营服务,帮助政府统计数据平台建设。 国家卫计委  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 国家卫计委在全国组织开展的“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项目,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随机抽取1500个村(居),30000多户家庭。 萌泰科技为该项目提供了全程的技术支持,该项目采用连续追踪调查的方式,调查周期为两年,逢偶数年进行现场调查,奇数年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工作。项目于2014年完成了的首轮调查,2016年开展了第一次追踪调查,调查结果发布在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供社会各界研究参考。 上海统计局  统计调查数据平台建设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调查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是集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发布于一体的统一数据管理平台,涵盖了萌泰锐研小数据系列所有产品,包括电访、面访、网访、抽样等。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统计局完成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从而充分发挥数据的协同效应,实现平台共享、数据共享和价值共享。平台可满足上海市统计局各类民意调查、专项调查等需求,并成功支撑了多个品牌调查项目,如“上海市旅游意愿调查”、“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等。 ...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扶贫年会暨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河南举行

12月8日至9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扶贫年会暨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专业委员会,河南师大社会事业学院共同承办,由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工作处处长王铮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徐永祥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代表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各地高校学者、社会工作组织代表及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任刘艳霞博士,社会学系马流辉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刘军主任,以及多名博士、硕士参加了此次大会。 专家学者围绕“精准扶贫与社会工作”,深入探讨了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应该如何发挥独特作用,以及下一步农村反贫困行动的重点及社会工作的切入点,整合与分析了不同区域精准扶贫的实践工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作《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的点面结构及效益》主旨发言。 精准扶贫中的点与面的分别和联系与扶贫对象问题的性质、支持者的资源、时间与时局、具体目标——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目标相关。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作《我国下一步农村反贫困行动的重点及社会工作介入切入点分析》主旨发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程,当前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意义是在一个发展中大国消除生存型贫困,为下一步持续性反贫困行动打下基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凤芝作《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2017-2018工作报告》主旨发言。 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计划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动员组织工作、搭建工作组织体系、开展初步工作、探索并积累了工作正反面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清华大学教授两岸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纽约佩斯大学原学术副校务长终身教授陈社英作《扶贫与社会公平:社会工作与公共经济学的视野》主旨发言。 政府职能与政策转型的关键,是要认识总体公共政策(GPP)、“主义”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明确采取用什么样的GPP和“主义”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达到社会真正和谐与公平,这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学在“后经济国家”发展阶段应起的作用。 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乔治·德尔华(Jorge Delva)教授作题为《贫困与健康的联系:以美国鸦片流行的情况为例》(The Association of Poverty with Health:The Case of the Opioid Epidemic in the USA)的发言。 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努力颁布政策,优化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支持家庭假探亲计划和其他就业福利,加强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改变结构性和个体性做法以消除仇恨和不容忍。 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陈太勇分享《海惠扶贫及乡村振兴模式与实践探讨》。 海惠扶贫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模式,从造血式扶贫向乡村振兴转变,历经1.0 版畜牧展(1985-2006)、 2.0 版社区综合发展(2007-2012)、3.0 版助贫创福价值链(2013 -)和4.0版乡村振兴(2018 -)。 会议还举办了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政策、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分论坛,以及中央财政项目周年总结会议平行论坛和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学生特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