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泰数据Articles posted by monetware (Page 16)

湖南省社会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怀化学院召开

11月16日,湖南省社会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怀化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开幕。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学探讨”。会议由湖南省社会学学会主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民族学学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参会。来自湖南省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怀化学院党校常务副校长姜又春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怀化学院副校长张玲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学科建设情况。她指出,此次会议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学探讨”为主题,是一次启迪智慧和思想交锋的盛会,对探索城乡融合创新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等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湖南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方向新致开幕词。他表示,城乡融合发展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重要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社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高效发展必然结果。          会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处长唐文玉,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郑代良,湖南省社会学学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胡书芝,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廖鸿冰,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何绍辉,怀化学院全球特聘教授田广等作大会主题发言,阐述了“乡村宗族文化复兴的思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特色、困境与完善对策”“大数据时代社会学定量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社会治理结构变迁视角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路径研究”“社区治理的中国道路”“‘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发展中的文化因素”等问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代表支持单位作大会主题发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为主题阐述了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开拓社会治理创新的新道路,以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的“掌上云社区”的项目为例,利用微信群的方式进行自动应答、精准服务、捕捉民意,它以微信群民意大数据为基础,全面提升数据分析、集成和应用能力,实现准确识别多元化、多层次社会需求,分析、预测公众集体行为趋势、不同群体需求偏好、区域治理整体态势等,逐步实现城市基层智慧治理目标,使公共服务更精准、居民满意度更高。         栖霞“掌上云社区”的线上社区治理模式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和线下网格化治理无缝对接,实现“双网”创新叠加、多元立体式覆盖,真正构建社会治理“全域共治”体系。(详情请链接《南京市栖霞区“掌上云社区”获城市治理大奖 微信群“激活”沉默的居民》)         本次社会学学术年会设1个主会场和2个分会场,共举行了24场学术报告。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乡村振兴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地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督导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带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城市社区养老的市场参与路径与实践逻辑、农村基层组织的企业家职能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发展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武陵山片区空心村治理研究、“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社会学视角下的湘黔桂三省坡草苗的婚姻、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治理问题探究、沅水流域苗族村寨人居环境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治理路径探讨、乡村自治单元文化世俗化研究、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消费结构演化研究、欠发达地区留守老人环境调查研究、教育治理视野下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培养等研究主题进行研讨,探索新时代下社会学的发展前景。 大会最后对获奖论文进行了表彰。 ...

首届“萌泰杯”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11月25日晚,首届“萌泰杯”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南京邮电大学学科楼报告厅,教4-104和教4-103举行,并在学科楼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本次大赛由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主办,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是国内首次以社会工作职业技能为考量指标的赛事。 为了进一步加强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学科建设,巩固专业知识,扩大社会工作专业影响力,增强社会与人口学院学生在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协同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节举行了首届“萌泰杯”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大赛。 本次大赛竞赛形式以考察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主。参赛可以个人报名参加,也可以组队参加,分为笔试(初赛)和模拟展演(决赛)两个环节。此次决赛以团队模拟展演和个人演讲为主要内容,每组或个人有2分钟的时间思考和准备题目,5分钟的时间进行模拟展演或演讲。比赛主要考察了处理社区工作的各种模式,如:任务中心、人本治疗、任务导向、危机干预等。此次大赛吸引了社会与人口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8组团队参赛,8位学生个人参赛。 经过各评委老师的慎重打分、仔细商讨,最终产生了个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是:姜雨凡,刘轩,曾磊鑫。小组获奖六组,其中一等奖一组:王晓嘟,邓怡萱。二等奖两组:王九阳,王译霖,杜瑶,马子鹏组,张恬恬,张画画,闫敏组;三等奖三组:.吴霜,汪培,张琬佳,张玥玮组,唐超,徐星雨,石建成,唐梦婷组,史月红,丑晓韵,王金华,邢慜静组。 参与颁奖典礼的孙唐水老师,晏凤鸣老师,周长青老师,陆潭晟老师,杨志生老师分别对获奖者及获奖队伍进行了颁奖,并简要评价了本次大赛,对下一届大赛做出期许,也鼓励了同学再次参加。 本次比赛是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首次有关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培养的比赛,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此外,在比赛颁奖环节中,经过老师的动员讲解,激发了同学们对社会工作知识的兴趣,也引发了同学们对社会工作现实情境所要具备何种技能的思考,锻炼了同学们随机应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充分展现了南邮学子的社会服务风采。 ...

2019年循证社会科学国际会议暨Campbell中国联盟成立大会在 南京理工大学成功召开

2019年11月24日,由国际Campbell协作网和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承办的“循证社会科学国际会议暨Campbell中国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会堂成功举办。开幕式邀请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席占稳代表学校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国际Campbell协作网主席Howard White博士代表Campbell协作网对本次会议召开和Campbell中国联盟成立表示祝贺。中国循证医学创始人李幼平教授代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致辞。 由学校领导及与会专家共同举行了Campbell中国联盟成立仪式。 由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拜争刚教授及其专家团队一同发布专著《循证社会科学》。 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李军作为特邀嘉宾参会,并在会上发布“循证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循证社会科学数据库涵盖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各类循证实践的证据,涉及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管理、司法矫正、决策管理、环境健康等多个领域。 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同时来自美国、英国和国内20个省共计650名学者在线观看了会议。 Campbell中国联盟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学者担任顾问,共有11所高校加入。联盟协作中心设在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 在主题报告部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幼平教授做了以“从科学的发展历程看循证科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题的报告。循证理念和方法的探索首先在医学领域开启,随后其思维范式和方法学扩展到循证政策、社会工作、教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遵循科学的逻辑和实践事实,认为循证科学是必要、合理且可行的,它为满足当前特定历史阶段对科学的新需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国际Campbell联盟主席Howard White博士做了以“系统评价是一种可靠的社会政策制定证据”为题的报告,提出当前有研究提示国际上80%的社会干预是无效的,并从经济、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服务效果给出数据论证。即使干预有效,其影响范围也很,影响范围小的研究非常的普遍,需要利用已有的证据鸿沟地图,以识别不同研究的优点,关注长期效应。最后,Howard White博士呼吁重视系统评价。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进行了以“社会科学如何来循证?”为题的报告。他首先提出社会科学的循证并不是研究过程的循证,而是指应用过程的循证。其次,对循证的两个特定关注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结果的实用性,关注实用效果的测量、归纳、整理和总结;二是证据的充分性,关注多项证据的整合,以及证据的可靠程度(证据分级)。最后点明了中国社会科学循证的困境,指出推动循证社会科学的前提是推动社会科学的规范和科学研究,特别是针对社会政策和社会项目的科学评估,从而推动社会科学生产出更多有充分证据的成果。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做了以“中国社会工作学会—Campbell中国联盟回顾与展望”为题的报告,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之所以对Campbell中国联盟的深切期望和大力支持,是因为证据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无穷巨大的。邹学银秘书长回顾了过去四年循证社会工作的活动与成果;再次,邹学银秘书长对2020至2025年的Campbell中国联盟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最终,邹学银秘书长对中国社工学会进行了未来展望。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首席专家李刚教授进行了以“中国新型智库倡议与循证决策咨询的兴起”为题的报告,李刚教授主要从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倡议和智库建设促进了循证决策咨询的发展两个方面向在场专家和参会学者展开报告。李刚教授首先向大家展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从政策层面向大家展示智库建设的重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中国智库对国家决策咨询制度建设的意义。紧接着从国家层面的智库建设递进到江苏省智库建设,向大家详细普及当前智库建设的现状。最后,介绍智库建设促进循证决策咨询的发展,提出新型智库倡议给循证决策理念的普及提供了机遇。还针对循证决策在中国的前景发表了精彩的个人观点。 兰州大学陈耀龙教授进行了以“对社会科学领域中循证指南制定的思考”为题的报告,他从医学指南、社会科学指南和指南发展的思考与展望这三部分,为我们讲解了指南的定义是什么,随着时间指南的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指南有何作用以及临床如何决策。以眼保健操为例指出德育工作指南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随后,介绍了随机试验的兴起,并用案例证明了随机试验的关键作用。接着,还为我们介绍了循证指南指定的基本步骤,意味着指南方法学的成熟。最后,陈教授为中国证据、中国指南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展望,强调循证应是我国临床指南的风向标。 复旦大学胡雁教授进行了以“健康照护领域质性资料的Meta整合”为题的报告。胡雁教授围绕健康照护的精髓-人文关怀、健康照护领域质性资料的Meta整合以及具体案例分析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提出从微观到宏观,在健康决策中,要倾听患者的声音,反映脆弱人群的需求。胡雁教授以具体的案例进行介绍Meta整合步骤,对健康照护领域的质性研究开展Meta整合可为深化人文关怀的内涵、提供有意义、有共鸣性的证据提供方法学指导。 开普敦大学Christopher J. Colvin教授就“定性研究纳入全球妇幼卫生指南”一题进行了主题报告。首先,Colvin教授介绍了什么是定性证据合成,定性证据合成在全球卫生政策制定过程发挥的作用,以及所使用的方法。接着,Colvin教授又说明了定性证据合成在去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和目前所面临的一些争议。最后,Colvin教授指出将定性证据合成引入世界卫生组织决策过程中任重而道远,同时,也是一件十分值得做的事。 斯坦福大学—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研究员王欢教授进行了以“校园视力健康项目对于学生的教育表现及健康发展的影响系统评价”为题的报告。王欢教授向在场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介绍了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以及其目标。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的目标:通过改善学生的教育表现,提升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储备水平。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采用随机干预试验,开展社会科学实验,评估政策的效果,对中国教育体系中各个阶段的教育方法进行影响评估。目前,已经在中国开展的评估项目, 超过30个随机干预。王欢教授及其团队的成果将发表在Campbell协作网,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利用研究成果解决现实问题,进而不断促进项目的改善,推动政策改变。 开普敦大学Natalie Leon教授在会上做了以“如何使用定性证据合成来提供健康领域的全球性建议”为题的主题演讲。演讲伊始,她阐明了全球政策和指南要解决的都是及其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制定过程中必须时刻平衡政策可接受性、可行性和公平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随后,她说明了定性证据合成可以提供证据来平衡三者的关系。接着,她运用两篇已经在Cochrane上发表的QES,向我们展示定性证据产生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最后她强调,在政策和指南的制定过程中,保持各类证据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是及其重要的。 广州大学心理学系杨文登副教授进行了以“人人都是“工程师”——循证社会科学的理论前瞻”为题的报告,他针对现在循证社会科学的现状,提出“科学使人理性地认识世界,循证实践使人智慧地生活”的个人见解。杨教授从四个方面出发,阐述循证社会科学的理论前瞻:“问题”、“原因”、“对策”、“展望”,其认为如火如荼的循证实践绝非昙花一现,它是整个社会科学实践领域工程化的肇始。最后,杨教授还谈到了循证社会科学的未来,认为循证社会科学会成为实践智慧,成为大众常识,为未来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路径。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童峰副教授进行了以“社会工作产品化和科学化的基础:证据”为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阐述了证据对于社会工作产品化和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性。在报告中,童峰老师用“小政府,大服务,多元购买”概括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从供需角度和各省份对于社会服务购买资金量展示出社会工作走向产品化的前景;其次,从证据发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性角度阐述“社工产品”对于政府决策的重要性。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裴圣愚副教授进行了以“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循证思考”为题的报告,他开篇引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的讲话: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强调民族团结以及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裴老师提出在已有成果中“高大上”的理论研究居多,研究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框架,缺乏各学科交叉的研究路径,缺乏多层面结合的研究维度。其带来的就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脱节,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意义薄弱,教师在实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仍然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个人经验和专业认知“一条腿”走路等直接问题。因此,裴老师及其团队分享了《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定性系统评价》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循证预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曾宪涛副教授进行了以“循证社会科学证据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思考”为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通过三个部分讲述循证医学的实践应用与思考:最后,他强全民健康离不开社会科学,而循证是社会科学与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对话语言。最后,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暨Campbell中国联盟秘书长拜争刚教授做了会议闭幕致辞,未来联盟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健康中国2030和新时代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合作研究和国际交流。  ...

热烈祝贺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专委会在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11月10日至11日,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专委会暨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中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学术年会包含大会主题报告、六个平行分论坛、实地考察三个部分,年会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报告。 此次年会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参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3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社会学院院长、知名教授、优秀社会学青年学者、博士后、社工机构及部分学术期刊负责人200余人参加此次年会。 11月10日上午,年会开幕式在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由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少波,湖北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叶景丽,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主任伍静,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彭莉莉,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和清教授,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钟涨宝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其中,杨少波指出,目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工作正当其时、正逢其势、大有可为。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内较早开办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首任院长杨开道先生奠定了我校社会学“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农村,科学研究服务中国农民”的学术传统,李守经先生在我校主持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农村社会学专业。在学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李守经先生、钟涨宝教授等为代表的几代华农社会学人聚焦农村社会研究与农村社会服务这一重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后,华中农业大学将继续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将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作为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兼具过硬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致辞结束后,22位来自全国知名院校教授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主题报告演讲,他们围绕此次年会主题,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系统性的理论探讨与学术交流。同时,六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路径、逻辑与地方经验,新时代城乡社会建设与共享发展、共治共建共享的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城乡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儿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举行。   萌泰数据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三农专题数据库平台,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建设的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是校内重要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可供全校师生查阅检索,为华中农业大学在三农领域的研究添砖加瓦。  萌泰数据作为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软件服务商,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调查研究方法、技术和数据产品研发,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其它各行业的应用,通过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及挖掘平台,为高校及地方智库提供一站式数据科学技术、咨询和运营服务。 ...

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专委会在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11月10日至11日,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专委会暨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中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学术年会包含大会主题报告、六个平行分论坛、实地考察三个部分,年会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报告。 此次年会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参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3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社会学院院长、知名教授、优秀社会学青年学者、博士后、社工机构及部分学术期刊负责人200余人参加此次年会。 11月10日上午,年会开幕式在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由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少波,湖北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叶景丽,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主任伍静,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彭莉莉,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和清教授,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钟涨宝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其中,杨少波指出,目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工作正当其时、正逢其势、大有可为。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内较早开办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首任院长杨开道先生奠定了我校社会学“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农村,科学研究服务中国农民”的学术传统,李守经先生在我校主持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农村社会学专业。在学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李守经先生、钟涨宝教授等为代表的几代华农社会学人聚焦农村社会研究与农村社会服务这一重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后,华中农业大学将继续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将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作为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兼具过硬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致辞结束后,22位来自全国知名院校教授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主题报告演讲,他们围绕此次年会主题,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系统性的理论探讨与学术交流。同时,六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路径、逻辑与地方经验,新时代城乡社会建设与共享发展、共治共建共享的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城乡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儿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举行。   萌泰数据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三农专题数据库平台,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建设的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是校内重要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可供全校师生查阅检索,为华中农业大学在三农领域的研究添砖加瓦。  萌泰数据作为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软件服务商,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调查研究方法、技术和数据产品研发,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其它各行业的应用,通过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及挖掘平台,为高校及地方智库提供一站式数据科学技术、咨询和运营服务。 ...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创新工作坊圆满落幕

2019年11月3日晚,由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创新工作坊在太原黄河京都酒店举行。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创新工作坊是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9年会暨“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期间展开的,研讨会期间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知名社会工作专家学者600余人共聚太原,围绕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创新工作坊也同样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首先,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拜争刚教授,以“循证助力我国社会工作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为主题,回顾循证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和国际上的发展,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儿童与老年健康证据转化平台和Campbell中国联盟成立大会,重点揭示了国内关于循证实践的探索。 其次,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李筱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干预研究”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方法和意义。干预研究是系统分析的基石和材料,干预研究和系统分析都微循证实践提供依据。 再次,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教授童峰主要简述了系统评价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性,系统评价是一种实验研究方法,为社会科学证据效用的普适性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李军,主要讲述社会科学中的大数据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锐研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平台,锐研数据平台是面向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题数据库平台,致力于搭建一个大数据研究平台,为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机构等用户提供分析和研究的公共数据服务。 晚上10点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创新工作坊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的召开为众多行业专家和高校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循证理念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方法和应用。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社会科学数据服务商,专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小数据”、“大数据”、“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致力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专题数据库和基于云计算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及挖掘平台,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提供一站式数据科学技术、咨询和运营服务。...

中国认知传播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认知传播学术论坛在 湖南岳阳成功举行

9月27日至29日,中国认知传播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认知传播学术论坛在南湖湖畔的湖南理工学院举办,与会老师包括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吉首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渤海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认知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100余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融合与创新:球土化背景下中国认知传播学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学派”,会上老师与学生们分享在认知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成果。 9月28日的开幕式上,湖南理工学院副校长张国云教授致欢迎辞,对莅临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由衷的感谢。随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然毅教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四川大学二级教授欧阳宏生教授分别致辞,讲述了认知传播学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大会的主旨报告正式开始。中国传媒大学的周鸿铎教授分享报告《人类传播理论研究新时代》,报告中指出人类传播理论研究在如今这个时代出现了三种传播理论模式,及信息传播理论模式、知识传播理论模式和文化传播理论模式。清华大学的郭镇之教授分享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形象的国外传播与国际认知:从中美主播的跨洋对话谈起”,文章从两位中美女主播的跨洋对话为案例,探讨了中国形象海外传播的现实困境、借船出海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和有助于国际受众重塑中国印象的认知传播学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周小普教授分享的报告主题是“透明的”事实与“模糊的”算法:事实核查网站与社交媒体互动研究。暨南大学谭天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应该成为认知传播研究的主攻方向,并分享了自己在认知传播学领域关于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经验和研究。 主旨报告的第二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军昌强调:发展认知传播学需要做强内核,做宽外延。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分享自己的报告《AI,人类交际与全球智能话语体系的构建》,报告中指出在人机交互的各要素作用下,智能话语将形成新的交集样态与秩序,我们亟需建设一个“全球智能话语体系”,确保世界安全稳定,助推人类繁荣进步。厦门大学谢清果教授分享报告《人类文明传播视域下的“中国”观念新探》,报告中提出在当代阐扬“中国”观念中的文明交往观,高扬可沟通的“中国”形象,理应成为传播学者的应有责任与担当。暨南大学晏青副教授进行了认知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主旨报告的第三场,来自密歇根中央大学的Allen A. Hemmat教授分享了中国经典的全球定位,探讨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认知,特别着重于西方世界对中国经典的接受和理解。来自日本札幌大学的张伟雄教授分享了日本媒体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早期报道,以期揭示日本现今的中国形象的一个侧面。最后,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林克勤教授分享报告《体认传播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报告中指出体认传播学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宏大理论体系专业化题域的多样化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当代诠释与再度出发的又一进路。 下午,分为两个分论坛,分论坛一围绕“智媒时代的媒介记忆与认知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华文化传播”两个主题;分论坛二围绕“融媒内容生产与认知传播”、“形象与安全认知传播”两大主题,论坛上,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李军博士作为萌泰数据代表与参会老师分享了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基于数据库运用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等一系列研究工具开展学术研究,获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本次会议的闭幕式上,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林克勤教授致闭幕辞,表达了对认知传播学发展的美好祝愿。据悉,下一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将由贵州师范学院承办,萌泰数据祝愿中国认知传播学发展越来越好。...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苏皖片区年会成功举办

8月20—21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第十一届年会暨“新中国70年: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发展”研讨会在徐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社会工作中心各理事单位(学校)社会工作院系/专业负责人和相关高校相关专业负责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及学生、社会工作实验室负责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负责人、长三角地区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民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150余人与会展开研讨。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中心主办,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MSW教育中心承办,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苗正科、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齐铱(鲁兴虎老师代为介绍)、江苏省社工协会会长晏翠耀、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工研究院院长彭华民等专家学者以现场讲话、视频通话、书面发言等多种形式发表致辞,肯定了苏皖片区近年来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对未来更好地向社会推广社工专业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与会学者围绕“新中国70年: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发展”的总议题,深入研讨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模式、实务路径及政策模式等,共同探求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彭华民、山东大学教授宋全成、安徽大学教授吴宗友、河海大学教授王毅杰、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赵怀娟、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员副院长魏晨先后作主题报告,内容涵盖高校教师社会工作能力建设、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空间张力与社区治理、异地中考政策与教育、社会工作标准化、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嵌入融合与理论重构等。 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煦晔在会上作代表发言,介绍了萌泰数据近年来在我国社工事业的突出贡献的同时,更着重为与会代表们讲解了萌泰数据强力打造的“互联网+社会工作”开放应用平台——智社APP的六大功能以及延伸应用,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开幕式及主题发言结束后,21日下午,与会学者分为“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四个分论坛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与会人员结合自身的社工经历,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汤夺先、周慧泉、瞿进、肖萍等老师妙语连珠的点评同时,也给大家提出了中肯的宝贵意见。 此外,会议还在20日举行了专题培训。彭华民,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公益创新产学研发中心主任萧琮琦,美国UID建筑设计事务所首席代表、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南京分院设计总监吴楠(阿甘)等先后以“中国宏观社会工作框架与实务发展”、“金融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与政策应用——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历程”、“社区营造与社区规划”为题为与会人员作培训。 未来,萌泰数据将会持续支持社会工作学科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