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沿 | 循证社会工作

2020-12-17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君健
摘要:作为临床医学重大突破的循证方法,因其具有重复实验和套用优势的“科学性”在医学界获得了一致好评和推崇,并被多学科无限复制和移植。即或如此,中国社会工作受限于发展水平,特别是基于社会关系、特定情境、个别化人的专业特质,在实践和理论领域都难能把循证作为社会工作研究的最高追求。但在社会科学饱受经济能力和科学性质疑而回应乏力等情况之下,循证为社会工作的转向发展开辟了一线晴空。

1.     走向循证的社会工作

EBP”EvidenceBased Practice)是临床实践的跨学科方法,它开始于医学的“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核心思想是要求医疗决策应尽量依据客观的研究结果。1992 年后这一方法被传播到其他领域,如听觉学、语言病理学、牙科学、护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社会工作(学)。“EvidenceBased Practice”直译为证据为本的实践,何雪松即采用这一译法,按照杨文登的说法是“1996 年,学者王吉耀正式将EvidenceBased”译为循证,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读写起来更为简洁,于是选用“循证实践”。除了简洁和更具学术味道之外,笔者还觉得证据为本过于凸显实证主义的倾向,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循证”,不是出于对实证主义的质疑,而是对社会工作更应具有人文和艺术的价值偏向。

甘布丽尔在1999 年首次将循证医学的概念引入社会工作领域。她并没有给出非常清晰的定义,基本上照搬了循证医学的概念。有社会工作者借鉴萨基特“循证医学”的定义进而提出了以证据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在2000 年,对社会工作循证实践的定义是,循证实践,是将最好的研究证据、社工的临床技术及经验以及服务对象的选择和评估结合起来,作为对某个服务对象制定服务方案的依据”。2003 年,学者Sheldon 将社会工作的循证实践定义为:“社会工作者严谨、清晰和明智地利用当前最好的证据对服务的使用者进行决策”。中国在2008年第20 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正式收录循证实践词条。认为循证实践是一种教育与实践范式,包括一系列旨在帮助实践者与管理人员识别、选择与执行对案主进行有效干预的预定步骤”。


2.     循证社会工作的证据生成及结构

基于学科属性、知识观和对象的不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证据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事实。那么借用了医学的循证实践进入到社会工作领域无疑要经历社会工作化的过程。这里主要论及的就是知识证据的生产是个什么样子:实践者基于实务的实操知识证据的生成,教育者基于实习和实验教学的技能知识证据积累,研究者基于实践的智慧知识证据建构。

在当下中国的实践脉络当中,社会工作的可循之证相对有限。起步较晚是发展上的客观限制,盲目照搬套用或自大是认知上的主观限制,水平相对不高是质量上的现实限制。加之平行错过、偶然遭遇和理想重合状况之下的证据稀缺,“循证社会工作”还是一个未来式和探索式(虽然基于行动和实务的,特别是社会工作的行动研究一直包含对前期经验的反思和改进,而这一思想是涵盖了循证而又超越了循证的)。在此笔者仅基于展望和建设的视角去积淀可循之证:首先是社会工作者在一线实务中获得的实践经验。此类证据没有实验条件的附加和研究的假设,是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实务智慧,因而相对容易接受和理解,就是在实务当中成功案例和经验的梳理。其次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教学实习当中获得的实践经验。此类证据主要汇集了教育实习中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也包含教育工作者对研究成果和实习中服务对象问题回应下的实验室模拟且科学有效的经验总结。再次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在教学和研究当中获得的理论经验。此类证据中的研究结论和理论发现是回应服务对象问题、需求和实际干预的知识生产成果,也包含了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实验案例和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最后是社会工作者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依据一般化到个别化的路径将上述证据梳理、整合、聚焦为和服务对象相关的一级类别证据,和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相关的二级评估证据,和服务对象的生存环境、文化脉络、个别化特质相关的三级个别化证据,以及融合社会工作者实践智慧批判、反思和建构的四级实操证据。


循证社会工作的证据生成是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实践智慧将社会工作的可循之证融入服务对象的文化与环境的脉络之中,考虑服务对象个别化因素的运用。


以上证据的生成首先是社会工作实践者将以上三类知识和服务对象类别进行连接生成一级证据,然后是结合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类别进行筛选的二级证据,接下来是和服务对象的生存现状、独特性和情境性进行链接筛选的三级证据,最后是基于以上状况和知识进行批判反思存留的用于实务的操作性证据。社会工作实践的有趣之处还在于每一次的实践都与以往不同,即或好似具有内在结构的证据及其生成也处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之中。


3.     循证社会工作的发展迷思

循证社会工作面向社会科学特质的发展,首先要回应社会工作实践无证可循的境况,也就是人类知识的第一次经验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另外还有在紧急情况之下,受限于实践主体知识的相对有限性来不及循证的实践如何进行的问题。此时,实践智慧指导下的专业技能是无可替代的选择。其次要回应循证的有限性的问题。因为社会工作的过往案例存在平行错过、偶然遭遇和理想重合等几种类型,那么完全雷同案例的高度稀有使得所循之证总是相对有限,所以此时所谓“循证”准确而言应为案例参照。再次应回应循证无力的问题。任何僵化的经验都无法生搬硬套在鲜活的对象主体和无限丰富、千变万化的实践上,批判、反思和建构的实践再次彰显实践智慧的大有作为。


3.1立足实务研究的案例积累

基于文化传统和地区的多元差异,当下社会工作的实践案例应结合对象需求和所在地情境,逐渐融合理论和实务智慧发展出可以为类似情境和对象提供参照的证据。受限于提供者理论、实务、财力和人力的当下实际,实务又以专业化为主导深度挖掘,经营服务品牌和特色项目,避免多元化倾向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活动串串烧。由是之,政府、机构、学校等广博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积淀,形成有深度、有特色的服务项目,可循之证成为可能。


3.2注满批判反思的实践创新

社会工作的价值承担与干预效果张力讨论的背后更多是日常生活实践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布迪厄认为,日常生活的实践场域是由客观社会结构、主观行动结构和符号体系结构建构生成,通过专业思维对常识知识的系统化提升形成体系化的科学知识,并反过来指导生活实践。借助对个人行动路线及其所在的社会场域结构的反思,突破社会结构对个人行动的支配,进而实现社会解放。社会工作通过反思性与批判性的个人与社会行动突破日常生活的惯性,推动个体的解放和社会的转型。由是,不同于实证主义客观化社会世界,追求量化的因果关系,弱化、异化社会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知识思路清晰呈现。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