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前沿 | 大数据与政府统计

2016-02-09
吴立锋 李世超
摘要:大数据与政府统计部门的结合可产生新的应用前景,并对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政府统计的整个统计理念和统计流程的“大变革”

大数据与政府统计部门的结合可产生新的应用前景,并对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政府统计的整个统计理念和统计流程的“大变革”


当前,“大数据”的概念风靡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进行研究和利用。在社交网络、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相继出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背景下,“大数据”将对政府统计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大数据”催生“大应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数据仓库性能已无法应付处理庞大数据信息的需求,但大数据技术使我们能够访问和使用大规模数据集,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制定科学的决策。

在政府层面,大数据将打破政府各部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孤岛”现状,实现数据共享,跨系统、跨平台、跨数据结构的政府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将在技术上使政府内部纵向、横向部门得以流畅协同;数据获取、处理及分析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开支;数据产品创新应用将会不断涌现,政府信息的经济价值将被充分发掘;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估计,欧洲发达经济体政府利用大数据可以节省超过1000亿欧元的政府开支。

大数据与政府统计部门的结合可产生新的应用前景,如价格、人口、就业、工业和产出测算等。

1)在CPI统计方面,电子商务交易数据、企业数据都是价格统计的新数据源,这些数据量大、更新快,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有助于减少调查成本,提高指标发布的频次。

2)在PPI统计中,一方面,可以探索通过搜索方式收集网上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可与相关产业资讯公司进行合作,收集相关行业的价格信息,为PPI统计提供数据评估或印证。

3)在工业统计中,由于工业统计指标与财务指标联系紧密,部分统计指标可以通过会计数据推算得到。因此,合理利用海量的企业数据,特别是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加工整理,既可以减轻企业基层负担,也可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4)在就业和工资收入统计方面,互联网成为就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掌握着求职者搜索关键字段的频次等统计数据,数据持续且稳定,并可根据搜索的方位来统计分析全国各省(区、市)的求职情况。因此,谷歌、百度搜索平台上关于失业、求职的热门关键词的搜索频次可以做为实时指标,来预测预警失业情况。而关于工资收入情况,税务部门有各行业、部门、地区人群个人收入所得税缴税的详细行政记录,可以作为收入统计(尤其是高收入统计)的一种辅助数据来源。

5)在人口统计中,公安局、民政局、社保局等网格化精准管理数据库可以为人口普查提供大量信息。此外,我国一些发达城区实现了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对流动人口能够进行动态的统计监测。

6)在批发零售业统计中,由于网上电商交易数据的体量非常大,更新速度较快,而且在全社会商品零售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为改善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带来新的思路。

7)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应用在许多其他领域。例如,在交通统计中,可以尝试应用物联网技术特别是射频传感器技术,在高速公路、铁路、海路、机场及其收费站点分别进行流量统计,并进一步根据不同交通工具所载货物的类型、数量等指标,进行货运量测算。再如,利用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以及百度、谷歌等搜索平台中以部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重要关键词为基础得到的搜索数据也可以预测经济活动和产出情况。


“大数据”面临“大挑战”

从大数据应用来看,不但应用于客户细分、投资决策和社会行为分析等范畴,还影响和推动着政府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的变革。

大数据对政府统计的职能产生重大冲击。从现已发生的变革来看,包括进出口、货币供给、财政等数据在各项相应的行政记录里均可查询;物联网使物品和网络连接起来成为可能,进行信息共享,工业生产、运输物流、终端消费、公共服务等各种交易直接生成可用的数据,而不需要再经过专门的统计采集。现行的一些统计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的参考价值有待商榷。

大数据对政府统计的权威性产生重大挑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为主体的互联网经济发展飞跃,政府统计部门不再是海量数据的唯一拥有者。以淘宝网为例,一个综合性的淘宝指数应运而生,用户可以查询淘宝购物数据,了解购物趋势。消费者可能更加关注淘宝指数,而不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统计指标。

大数据对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一是亟需建立政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在符合《保密法》的前提下,实现政府各部门行政资源和数据资料的横向和纵向共享。就统计机构内部而言,建立联网直报系统与数据统一处理平台,将已联网直报的“三上”企业和以企业为调查对象尚未上线的专业、以非企业为调查对象的专业及其他部门统计数据的“大融合”,实现国家与地方之间数据方便友好的转换,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二是亟需提高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目前,对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已有比较完善的方法和工具,对大数据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生产出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产品为公众服务是一个重大课题。


“大数据”推动“大变革”

大数据将推动政府统计的整个统计理念和统计流程的“大变革”。现阶段应立足于国家统计局推行的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手持PDA采价系统和部分地区推行的一体化电子记账系统,扩大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技术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推动物联网技术与统计调查专业、云计算技术与数据挖掘分析的结合,以促进数据信息平台的“大融合”、数据信息产品的“大服务”为主要目标。

美国在2009年初,就把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近日,“棱镜门”事件在世界的持续发酵,可见大国间在网络数据空间的博弈。大数据时代,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体现为一国拥有大数据的规模和对大数据的运用能力。建立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统计,不是单一的“唯技术至上”,也不是只盯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而且需要具备一种战略思维,需要“大智慧”。

首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相关指标的分析研究,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第三方印证、评估,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其次,本着提高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在网络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电子商务产品交易统计、社情民意调查等,用大数据分析应用直接替代现有的专业统计调查。再次,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现有政府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制度的改进和改革。最后,从组织和制度建设上,政府统计部门应及时整合、组建大数据研究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大数据分析研究的规范和标准,全面开展大数据研究。鼓励和扶持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

总之,建设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统计,政府统计改革和大数据研究要相互促进,成果互化,想得益彰。


编者注:本文选自中国信息报吴立锋,李世超的《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服务型统计》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